新華社記者樊曦于濤王衡
16日,蘭新高鐵烏魯木齊南至哈密段正式開通,為年底全線貫通拉開序幕。全長1776公里的蘭新鐵路,不僅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車里程最長的高鐵,而且在修建過程中還有許多“第一”值得關注。
462公里修建最長“防風工程”
廣袤的新疆,不僅有葡萄干和達坂城的姑娘,有名的還有“風”。蘭新高鐵要經受大風的考驗。
據烏魯木齊鐵路局介紹,蘭新高鐵新疆段途經煙墩、百里、三十里、達坂城4大風區,是我國乃至世界上鐵路風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其中百里風區、三十里風區的風力最大時速60米每秒,相當于17級大風。
為減少風害對高鐵的影響,他們首次將防風工程技術運用在高鐵建設之中,根據風力大小劃分5個風區,修建以路基擋風墻、橋梁擋風屏和防風明洞為主的462公里、寬3~4米的“防風工程”。其規模在中國高鐵在建工程中居首位。
架筑橋梁鐵軌穿越海拔最低和最高
高鐵穿行于烏魯木齊至哈密間,乘客可以經過凌空架起的一座座橋梁。它們橫穿我國海拔最低的吐魯番盆地和海拔最高的祁連山高鐵隧道。
吐魯番盆地位于天山東部,是一個山間盆地。這里是全國地勢最低和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大部分地面在海拔500米以下,有些地方比海平面還低。緊鄰盆地南部山麓艾丁湖就低于海平面155米,是我國大陸的最低處。
力求環保首用“管道運送”垃圾系統
寬敞明亮、干凈整潔,是高鐵車廂給人的第一印象。那么,高鐵上的垃圾是如何處理的呢?
為了及時處理列車產生的垃圾,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研發的我國首個現代化垃圾處理系統落戶吐魯番北站。據鐵科院介紹,高鐵列車上產生的垃圾,在吐魯番北站卸下后,通過管道傳送到幾百米外的垃圾站進行專門處理,確保無遺撒,讓鐵路沿線的自然環境不受污染。
貼心服務全程實行維漢雙語服務
在高鐵上聽到英漢雙語服務是常事,要聽維漢雙語服務如今可到蘭新高鐵。
由于途經少數民族聚居區,蘭新高鐵在“動姐”挑選上可謂下足了功夫。46名“動姐”來自8000多名候選人,其中少數民族服務員占三分之一。即使是其他漢族高鐵服務員,也全部接受維吾爾語上崗培訓,在烏魯木齊至哈密的高鐵列車全程實行雙語服務。
享受雙語服務的同時,乘客還可以享受到美麗的西北風光。目前,烏魯木齊南至哈密間的4對動車組采用了一站直達、站站停車和部分中途站停車3種運行方式,就是為了讓乘客有更多的出行選擇。(新華社烏魯木齊11月16日電)
時間:2014-11-17 07:36:17 來源:大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