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規劃項目情況簡述
規劃名稱:蚌埠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及近期建設規劃
規劃主持機構:蚌埠市規劃局、蚌埠市發改委
近期項目建設地點:蚌埠市市域范圍內
項目性質:新建
工程規模及主要內容:
蚌埠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遠景方案由6條線路組成,線路全長187.3km,其中蚌埠市中心城區內總長145.3km,共設車站107座,線路間換乘車站19座。共設置1個綜合基地、2個車輛段和5個停車場。
近期建設規劃由1號線一期工程(長青北路-中環線,18.85km)、2號線工程(懷遠長途汽車站—汽車客運南站,33.4km)兩條線路組成,線路總長52.25km,全線為高架線路,設車站41座。近期建設車輛綜合基地2處,停車場1處,開閉所2座,主變電所1座,牽引變電所23座,控制中心1處。車輛制式全線采用跨座式單軌。
項目投資:近期建設規劃投資約156.09億元。
(二)規劃實施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
施工期主要環境問題:項目建設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噪聲、振動、揚塵、廢水及固體廢物等污染。
運營期主要環境問題:列車運行時會產生一定的噪聲;項目各車站會排放生活污水、車輛段及停車場廢水。
(三)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要點
施工期的環保措施:施工過程中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高噪聲設備盡量遠離居民區或采取封閉隔聲措施;科學的對施工現場進行布局,以減小機械振動對周邊敏感點的影響;采用灑水、密閉運輸等措施降低施工場地揚塵污染;施工場地產生的廢水,經過預處理后排入市政管網統一處理;橋墩基坑開挖時,選擇合理的工法及降水方案等;固體廢物按城市固體廢物管理要求進行處理處置。
運營期的環保措施:通過對受噪聲影響較大的敏感點采取加裝隔聲窗,對軌道交通沿線進行用地控制和規劃退讓等措施減輕聲環境影響,并定期維護、保養軌道交通車輛、車輪及軌道;車站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網、車輛段、停車場廢水經隔油處理達標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
(四)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主要工作內容和環評初步結論
工作程序及主要工作內容:按照導則要求,進行現狀調查,提出環境影響識別和確定環境目標,對工程進行環境影響預測、分析,針對工程提出環境影響減緩措施,提出評價結論。
環評初步結論:蚌埠市軌道交通線網及建設規劃的實施,有利于促進蚌埠市城市總體規劃的實現,對優化城市布局結構、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人居環境以及推動城市“公交優先”戰略實施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軌道交通運輸所產生的噪聲、振動和污水可以通過規劃控制和工程措施得到有效控制。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有利于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和諧與公平核心價值的實現,最終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在落實評價提出的規劃調整建議后,從環境保護角度,蚌埠市軌道交通線網及近期建設規劃是整體可行的。
(五)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您對目前該項目區域交通狀況的看法;您認為您所在區域現在環境質量如何;您對該規劃實施中施工期、運營期最關心的環境問題;您認為本次規劃的實施對當地經濟和社會有何影響;您認為本次規劃擬采取的環境保護措施是否可行;您是否支持本次規劃的實施;您對本次規劃的意見和建議。
(六)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全本初稿的方式和期限
查閱方式:自公告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規劃沿線區域內的單位和個人如想詳細了解本次規劃的有關情況,可在本公示期內訪問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官方網站(http://cec-cn.com.cn/)“公示公告”或蚌埠市發改委官方網站(http://dpc.bb.ah.cn/)下載或在線瀏覽環評公示內容及環境影響報告書簡本。
公示期限:本公示信息公開后10個工作日內。
(七)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規劃主持單位將在規劃所在地,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并在網站(媒體)公開本次規劃的環境信息,以征求公眾對規劃實施的意見;公眾也可在本公示信息公開后,以電話、傳真、電子郵件等方式,向規劃主持單位或者環境影響評價機構提出意見和建議,供規劃主持單位、環評機構及政府環境主管部門決策參考。
(八)聯系方式
1、規劃主持單位和聯系方式
規劃主持單位:蚌埠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地址:蚌埠市東海大道行政辦公中心綜合樓二樓
聯系人:信工 電話:0552-3125201
郵編:233040 電子信箱:3125201@163.com
2、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和聯系方式
環評單位: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
地址:鄭州市高新區蓮花街60號中鐵咨詢616
聯系人:劉工 電話:0371-60802824
郵編:450001 電子信箱:26247@163.com
附件:蚌埠市軌道交通規劃環評(簡本)20170912.pdf